周志强是三明化机机加工车间大车组班长,共产党员。1983年技校毕业,进入该公司一金工车间,当了一名普通车工。30年来,他爱岗敬业,努力提高岗位技能,以满腔的工作热忱,在岗位上拼搏奉献,先后荣获“福建省青年岗位能手”、“三明市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”等称号,并多次被公司评为“先进生产工作者”、“优秀共产党员”。
虚心学习 提升技能
从进厂的第一天起,周志强就想,作为一名技术工人,最基本的就是掌握岗位技能,只有掌握了技术,成为行家里手,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。于是他虚心向师傅学习,向周围的同事请教,业余时间查阅了大量的技术书箱,潜心研究。他坚持在干中学,学中干,不断丰富自己,提高技术水平。通过刻苦学习和实践,他练就了过硬的技能,于2005年被公司评为车工技师,2009年被福建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评为高级技师,成为车间骨干。参加工作三十年来,他从机械加工的一名门外汉,到今天的“福建省岗位技术能手”,解决了生产中的一个又一个加工难题,不断提高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,为公司生产任务的完成作出了应有的贡献。
小改小革 提质增效
长期从事一线工作实践,周志强深知小改小革、创新创造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企业效益的重要性。公司主产品63.5"硫化机中心机构油缸,它与一枚液压活塞配合,对内孔光洁度、精度要求都非常高,而且材质为不锈钢,孔径只有10公分,长度却接近两米,在试制这项产品时,出现加工时铁屑排出困难、与刀杆和刀具发生碰撞,直接损坏刀杆、刀具等情况,给试制造成很大的困难。通过对加工过程的细心观察,经过反复思考,他提出边加工边用高压气体把铁屑吹出工件的方案。经试验,效果非常好。加工问题解决了,但由于油缸精度要求极高,按普通加工工艺,不仅加工难度大,而且加工效率极低,一个班次只能干出一个油缸。周志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,他查阅了相关资料,从镗床加工内孔方法上受到启发,想能不能把镗床工艺借鉴到车床上呢?他立即着手试验。经过初次改进,油缸低速浮动镗孔、高速滚压工艺试制成功。在生产中运用这种加工工艺,不仅质量、精度有可靠保证,加工效率也提高了数倍。
还有一次,周志强和一位同事赶制1000吨胶囊硫化机主油缸急件。这可是一个大家伙,内孔直径80公分,长度3.2米,人要钻进工件中测量。这也是液压配合件,精度要求高,加工难度就在刀具上,因为工件大,精车时一刀要走10个小时,加工过程中一旦刀具磨损,这一刀白车不说,工件还有可能不达标。对此,我作了精心准备,在粗车过程中,就对刀具刃磨各个角度进行了研究,反复试验,针对工件材质,切削用量等找出最适合的刃磨角度和刃磨方法,终于在精车前磨好了刀具。加工中他又施加冷却液,使工件充分冷却,最终确保了精车一刀成功。
导师带徒 作出表率
一滴水,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。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融为一体,才能拥有无穷的力量。企业搬入沙县新区后,班组扩大了,增添了很多新同事,但技术和水平参差不齐。为了尽快让新工人掌握技术,周志强都耐心细致、毫无保留地把掌握的车工技术和经验一对一、手把手地教给班组员工。当新员工在操作上遇到技术难题时,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一一讲解,直到他们明白为止。在他的帮助、指导下,新员工的技术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,他带出的徒弟也大都成为公司技术骨干,大车组也多次被公司评为先进班组。
周志强在工作中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:他坚持早开机,晚关机,有时到下班时间,一个工件未完成,或一批活还剩几个工件,他坚持加班干完再走,双休日、节假日加班更是家常便饭,脏活、累活、急活、难活总是抢着干,每月完成工时都名列车间前茅。